养殖水蛭怎么养殖技术

思维教育馆 · 2025-01-02 09:50:43

新人养殖水蛭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入手:

沟式养殖

在房屋前后挖水池,宽度2~3米,深度1米左右,长度不限,保持0.6米水位。

放苗前10天,每平方米用0.5公斤生石灰消毒。

在池中放入石块、瓦片、竹片等,并在1/3水面养殖水葫芦,供水蛭栖息和遮荫。

埂面上用木桩或竹竿撑起80厘米宽的尼龙网围墙,防止水蛭逃跑。

每立方米放养2厘米幼蛭1000尾或5厘米大规格幼蛭500尾。

每周换水一次,水质管理较为重要,保持水质清洁。

缸式养殖

使用水缸、大塑料盆、木盆等容器,容器内放瓦片及几棵水草,盖尼龙网盖。

容器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消毒30分钟。

每立方米放养2厘米幼蛭1000尾或5厘米大规格幼蛭500尾。

根据水质情况每天或数天换水一次,先吸去底层淤物,再加入新水。

土池散养

适合初学者,投资少,管理粗放,但个体大,成活率低,捕捞成本高,总体产量低。

适合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人员,网箱直接在水体中,不接触池塘底部,产量稳定在每平米8-10斤。

水泥池养殖

排灌方便,消毒彻底,养殖前期升温快,有利于饵料投喂,但造价高,底部不透水,高温季节底质易腐败。

每亩可投放幼水蛭8万条左右,种水蛭可投放20公斤左右。

池塘底部放置树枝、石块,并种植适量的水上植被,如水草、蒲草、莲藕、茭白等,提供栖息、产卵、遮阳场所。

微流水水槽网箱养殖

水槽宽度3米左右,长度按场地而定,水深控制在40公分内。

内设网箱上面覆盖遮阳网,每天保持水槽4倍水体的换水。

水草均匀分布,占总面积的50%,水质稳定,便于管理,产量稳定在1500斤以上。

建议

选择养殖方式:初学者建议从沟式养殖或缸式养殖开始,掌握一定技术后再考虑扩大规模。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蛭养殖的关键,必须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避免使用农药和化工品。

投喂管理:投喂饵料要定时定量,选择田螺、河蚌、动物血块等,避免过多投喂。

温度控制:水蛭怕高温,夏季需搭建遮阳棚,冬季需覆盖塑料薄膜防寒。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持养殖环境清洁。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新人可以逐步掌握水蛭的养殖技术,并逐步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