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石材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纳米涂层材料及其应用
石材表面防护功能剂:由抗菌剂和表面防护剂构成。在纳米级聚丙烯酸酯乳液中,兑入载银纳米磷酸复盐、纳米氧化锌和乳化剂,制成水分散液的渗透性石材杀菌剂。表面防护剂是含钛酸四异丙酯偶联剂的石油性甲基含氢硅油。将石材抗菌剂喷涂或刷涂在石材表面上,湿液保持20-30分钟,用湿布擦净石面上的乳液,环境温度干燥后,刷涂上石材表面防护剂,即得防水防污抗菌纳米石材。
纳米人造石
工艺流程:包括大理石树脂或玛瑙树脂、EM116树脂添加剂、色浆、固化剂、氢氧化铝或轻质碳酸钙、彩石颗粒和促进剂的混合搅拌,然后倒入模板上振动、加热固化。此方法制造成本低,无放射性,硬度好,无色差,环保且感观好。
纳米金刚石
高温高压法:将石墨粉在准静水压及高温作用下转变为金刚石颗粒,使用过渡金属如Fe、Ni作为触媒。该方法反应条件苛刻,需要超过104个大气压和超过1200℃的温度,生产成本较高,安全系数低。
化学气相沉积法:基于CH4、H2和Ar或N2等碳氢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金刚石的二次成核,获得致密的、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金刚石。改变实验参数及气体种类和浓度比例,可控制制备不同形貌和质量的纳米金刚石颗粒。
爆轰法:通过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将爆炸体系的碳元素转变为含纳米金刚石的黑粉。该方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颗粒杂质较多,需要筛选和提纯。
物理气相沉积(PVD)
蒸气-冷凝法:在低压的Ar、He等惰性气体中加热物质(如金属),使其蒸发汽化,然后在气体介质中冷凝后形成5-100 nm的纳米微粒。该方法制备的颗粒表面清洁,颗粒度整齐,生长条件易于控制,但粒径分布范围狭窄。
溅射法:用两块金属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阴极为蒸发用的材料,在两电极间充入Ar气,通过溅射过程制备高质量的纳米材料粉体。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纳米石材的生产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