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养殖种植方法如下:
土壤选择:
三七偏好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pH值约5.5至6.5为宜。在准备种植介质时,应添加适量腐叶土或松针土,确保良好的通气性和渗透性。
光照管理:
三七作为阴生植物,不宜直接暴晒于强烈阳光下。适宜的光线条件是散射光或树荫下的漫反射光,这有助于保持叶片翠绿并促进根部生长发育。
水分管理:
三七喜湿但怕涝,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呼吸困难或烂根。同时,注意喷雾保湿以模拟原始森林的高湿度环境。
温度控制:
三七适应较为宽泛的温度范围,但更偏爱温暖湿润而不酷热的气候。最佳生长温度为15°C到24°C之间;冬季休眠期需要维持一定的低温周期以促使其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肥料施加:
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需适当补充肥力。建议采用全元素平衡配方的有机液态肥,尤其在春夏生长旺季要保证足够的氮磷钾供给。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植株健康状况,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生物农药或低毒性化学药品进行干预,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种子采收和处理:
选择三年生的植株所结的种子,果实成熟时分批采收,用65%代森锌4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清水洗净晾干备用。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最好是当天采种当天播种。
整地和施肥:
选择前茬作物为非茄科植物的土地,耕地三次,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5000公斤并加入25—35公斤过磷酸钙。将肥料撒在土表面,再翻入泥土中,做成高25—30厘米、宽100—120厘米的畦。
搭棚:
三七是喜阴植物,需要搭棚遮荫。用木杆、竹子、羽毛秸秆等材料搭成1—1.5米高平顶式荫棚,畦四周以篱笆围起,透光度根据三七不同生长期和季节随时调节。
播种:
在整理好的畦上进行点播,行距5—7厘米,株距5—6厘米,深1.5厘米,每窝播种1粒,每亩播种10—15万粒。播种后覆盖经过筛的薄泥土,再盖上杂草保湿。冬播一般3个月出苗,4个月齐苗。
移栽:
播后1年或2、3年,在11月或次年3月、4月初芽萌动时定植。定植时,将芽朝上,覆土压实,浇足水。
苗期管理:
苗期勤浇水保湿,及时清除杂草,施加薄肥。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喷药救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三七的养殖种植。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确保三七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