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缸养殖海胆怎么养殖

蔡菜哥哥 · 2025-01-02 10:40:54

净化缸养殖海胆的方法如下:

育苗养殖

采捕与暂养:在夏季水温22~28℃时,从海区采捕大个体、性腺成熟的海胆,暂养1~2天。

催产:小心地去除外壳后,将生殖腺放在解剖盘中,用注射器往生殖腺内注射0.5当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催产。

受精与洗卵:让海水充分浸入体腔,稍等片刻即可排精、放卵。待卵受精后,用过滤海水多次洗卵。

培养:将受精卵放到培养池中,让受精卵发育。当幼体转动出卵膜后,按1个幼体/立方毫米的密度来培养,并且投喂单细胞藻类。

换水:在幼体初投入时,每天加新鲜海水(过滤)20厘米,待水位满池后,用包有筛绢的滤棒进行换水。当幼虫变态到稚海胆时,可改用胶皮管直接换水。

附着与饲养:当幼体发育到8腕期,即将结束浮游期时,要投放附着器,让其附着,再经过2个月的饲养,椎海胆的壳径达4.5~5毫米时,即可收集并撒播到海底进行养殖。

海上筏式养殖

投喂饵料:根据苗种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水温升降灵活掌握,一般2天投喂一次,生长期5天~7天投饵一次,高温或寒冷季节10天~15天投饵一次,每次投饵要适量,以免堵塞网衣,影响箱内水体交换。

养殖密度及水层:养殖密度与水温、盐度等环境因素有关,具体密度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生产管理:定期检查生长状态,防止疾病发生,保持水质清洁,温度适宜。

陆上工厂化养殖

养殖设备:使用多层式玻璃钢水槽,规格为2.4×0.6×0.3m,养殖密度根据海胆规格不同而有所变化。

饵料:主要使用海带、裙带菜、石莼等海藻类,日投饵量按照海胆体重的5%左右。

连续流水养殖:日给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0倍,保证水质清洁和氧气充足。

疾病防治

常见疾病:包括白斑病、消化道疾病等。

预防措施: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设施,隔离感染区域,加强卫生防护措施,及时观察症状并进行诊断治疗。

建议

选择合适的海域:养殖海胆应选择水流清澈、盐度较高、无工业污染的海域,水深应在10米以上,且海藻自然生长旺盛。

控制养殖密度:根据海胆的规格和生长阶段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高的密度导致幼体发育不良。

合理投喂饵料:根据海胆的生长需求和水温变化,灵活掌握投喂量和投喂频率,保证饵料新鲜、无污染。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海胆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加强卫生防护措施,防止疫情爆发。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