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离子色谱

王十年思考 · 2025-01-02 10:42:11

离子色谱(Ion Chromatography, 简称IC)是一种 利用被测物质的离子性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液相色谱方法。它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故又称高效离子色谱(HPIC)或现代离子色谱。

离子色谱法主要基于离子交换原理,使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而流动相通常为含有适当淋洗离子的电解质溶液。这种方法利用不同离子与固定相表面离子性功能基团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离子色谱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同时测定多种组分。

根据分离机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离子色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离子交换色谱:

利用离子间作用力不同为原理,主要用于有机和无机阴、阳离子的分离。

离子排斥色谱:

基于Donnan排斥作用,利用溶质和固定相之间的非离子性相互作用进行分离,主要用于无机弱酸和有机酸的分离。

离子对色谱:

通过加入离子对试剂,使被测离子与离子对试剂形成离子对,从而增加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提高分离效果。

离子抑制色谱:

在离子交换色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抑制离子,降低被测离子的电导率,从而提高其检测灵敏度。

金属离子配合物色谱:

利用金属离子与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

离子色谱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石油化工、农药、食品生产、水质分析、生物和医药等多个领域,并因其简便、高效、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而受到青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