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沙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粗放型土池养殖
场地选择:选择进排水方便、无工业污染的池塘,底质以细软泥为主。进行机械翻耕、松土,深度约30公分,有利于沙蚕幼虫潜栖。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杀灭敌害生物。
施肥:放养前一周内施发酵的有机肥450〜750千克/公顷,提高土池初级生产力。放养苗种为刚节幼体,密度以250条/米²为宜。春、秋、冬季各施肥一次,肥料为发酵后的鸡鸭粪750千克/公顷,稻草450千克/公顷。投饵量根据滩涂面条件及沙蚕生长情况调节,使用菜籽粕、豆饼、玉米面或饲料下脚料等低值饵料。
苗种放养:将人工繁育的菌种放养到大面积的土池中,进水和排水闸门要分设,进水闸门安装60目筛绢网,排水闸门安装100目筛绢网,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和沙蚕幼体排出。
工厂化人工养殖
育苗:在室内进行人工育苗,水池不铺沙,放苗养成时铺30公分左右的粗沙。每日换水,投饵2〜3次,配上充气设备。只要供水及时,温度适宜,密度合理,饵料充足,6个月即可养成商品规格,产量一般为3千克/平方米。
增殖型滩涂放养
场地选择:选择潮流畅通、潮间带位于高潮区的滩涂,底质富含有机质的泥沙底,盐度变化幅度要小。养殖塘由堤坝、环沟、水口及塘面构成,面积5亩左右为宜,形状大多为正方形。
水质培养:在沙蚕繁殖季节前培养水质,增加滩涂面的油泥(即硅藻类),为沙蚕的浮游幼体和苗的附着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养密度为300-400条每平方米,投喂时要注意勤投细喂,饲料一般以鱼粉、豆粉等粉末饵料为主,池中蓄水不宜太深,一般半月换一次水。
滩涂粗放型增养殖 和 滩涂半人工育苗养殖
粗放型增养殖:利用不宜饲养鱼虾的浅池洼地,进行大面积放养,清池进水工作要严密,防止多种生物侵害。
半人工育苗养殖:通过人工繁育苗种,在土池中进行放养,具体方法同粗放型土池养殖。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根据养殖条件、资源情况及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养殖方式。
严格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控制投饵量和施肥量,确保沙蚕健康生长。
疾病防治:注意观察沙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保证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沙蚕的人工养殖,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