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殖乌鱼怎么养殖好

赫顿百知 · 2025-01-02 10:59:02

水库养殖乌鱼的方法如下:

池塘选择

养殖乌鱼的池塘不需要太大,一般面积以3亩~5亩为宜,池塘水深1.5~2米,底泥厚15~20厘米。保证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

鱼种投放

投放鱼种的规格应根据市场商品鱼规格而定,一般每亩投放鱼种2000~2500尾。同时,可套养花鲢鱼种400~500尾,鱼种规格为每尾体重100~150克。

饲料投喂

乌鱼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鲫鱼等野杂鱼为食。人工饲养时要采取定时、定点驯化投喂的方法,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进行。一般鱼种在放养5~7天后就能全部浮到水面抢食,投喂时要仔细观察食台附近乌鱼吃食的情况,如食台附近乌鱼少、抢食不剧烈,表明鱼已吃饱,可以停止投喂。

饲养管理

乌鱼食量大,排泄物多,很快会使池塘水变肥,而肥水能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容易造成池塘水中缺氧,要特别注意水中溶氧的变化。一旦发生缺氧,要及时开增氧机。若缺氧比较严重,可采取部分水面杀灭的方法,即在池塘边2~3米的水面泼洒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

乌鱼抗病性强,在人工饲养过程中很少有病害,但可能会因为管理不善、饲料不足、水体环境严重不良等情况,导致乌鱼发生病害,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

防逃

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50厘米,以防止乌鱼逃逸。

分养

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另池养殖,以免个体大的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规格尽可能相同。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新水,尤其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些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以促进乌鱼的正常生长。同时,要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或降氨氮的微生物制剂,以调节水质。

环境设置

在池塘四周水面种植宽一米左右的水浮莲,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乌鱼跳出池塘,还能有效的为池塘遮阳,净化水质,有利乌鱼的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水库养殖乌鱼,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