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超大蛙怎么养殖

破点思维教育 · 2025-01-02 11:01:20

人工养殖超大蛙(如牛蛙)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场地建设

产卵池:面积不宜过大,池水深度约15厘米,内放水草或浮萍供雌蛙产卵。

孵化池:可建60厘米或150厘米见方的水泥池,水深15厘米,池底铺6厘米厚砂土,用于孵化蝌蚪。

养殖池:面积通常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设有进排水管道。池塘高40~50厘米,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厘米,中间留出3~5米宽的滩涂供青蛙夏天上岸歇息。养殖池之间用40目以上的网片分割,并用围网架起网棚进行封闭式遮盖,防止鸟类捕食。

孵化与饲养

孵化:收集卵块后应在2~3小时内采卵,卵块放置在网箱中,网箱上下固定,水深约50厘米。孵化期间注意水质清新,适时换水。

蝌蚪饲养:刚孵出的蝌蚪在20~30℃温度下生活,不需投饵料,4~5天后开始投喂天然单细胞藻类。25日龄后开始投喂切碎的螺肉、蚯蚓和煮熟的玉米粉、稀饭等饵料。

幼蛙饲养:蝌蚪70日龄长出前肢后移入幼蛙池,每平方米放养70~80只。最适宜温度为23℃,池面遮阴,放些木板供幼蛙栖息。开始投喂蝇蛆、小鱼、小虾等活饵料,1个月后逐渐增加死饵料。

成蛙饲养:幼蛙体重达0.2千克左右后为成蛙,饵料中动物性饲料占60%,谷物性饲料占40%。成蛙1年左右可长成,食欲旺盛、发育快、活泼健壮的成蛙可留作种用,其余可上市供应或向外贸部门交售。

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定期更换水,防止外来生物进入池塘。

温度控制:根据青蛙的生长阶段控制水温,避免过高或过低。

饲料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定期投喂合适的饲料,注意观察青蛙的摄食情况。

防疫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防逃措施:养殖池周围设置防护网,防止青蛙逃跑。

天敌防治

在养殖场的四周加上一层防空网,防止青蛙天敌的觅食。

定期检查防晒措施是否完善,尤其是在夏季,通过观察青蛙的密度来推断是否需要增加遮阳面积。

投资与收益

投资成本主要包括租赁场地、购买设备和种蛙等。

养殖密度:10亩地可养殖上万只青蛙。

收益:按每只青蛙10块钱的价格计算,10亩地年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养殖超大蛙,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