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蜈蚣冬天怎么养殖的

哇哇百科课堂 · 2025-01-02 11:02:34

在冬天养殖蜈蚣,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加温饲养

加温时间:在气温降到10℃以下时,蜈蚣会进入冬眠期。因此,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当地气温降低到10℃以下时,可以将室内外养殖的蜈蚣移入越冬温室内饲养。

加温方法:预备一个能够加温、控温且保温性能良好的越冬饲养室,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给情况而定。可以使用煤炉、蒸汽炉、木屑炉、电热管、绝缘电热丝自动恒温控制器等设备进行加温。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以通过稻壳、柴草、热水等方式加温。使用煤炉加温时,可以在煤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以发生中和作用,避免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致蜈蚣中毒。

饲养管理:冬季加温饲养蜈蚣的管理办法与非加温饲养期间的平时饲养管理办法相似,主要是做好温湿度的调整、饲喂和饲养场地的环境卫生工作。温湿度应控制在20℃~36℃之间,并保持饲养土的湿度在15%——20%之间。

环境改良

土温控制:人为提高冬眠场所的土温,可以缩短蜈蚣的冬眠时间,使其安全越冬,并且相对增加蜈蚣的生活期。在蜈蚣越冬前夕,可以在养殖场开挖80~100cm深的坑,将挖出的泥土与收集的垃圾泥灰按2:1的比例拌和均匀,倒入坑内,填平后铺上适量的砖瓦碎块,再盖一层细土,最后覆盖树枝枯草。这样可以改善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保持土温稳定。

防护措施

防止鼠害:冬眠蜈蚣无任何抵抗与逃避能力,容易遭受鼠害袭击。因此,饲养舍应密闭门窗,并在老鼠可能通过的出入口设置防鼠器具。

保持湿度:尽管冬眠期间蜈蚣的生理代谢功能低,但由于冬季空气干燥,尤其是加热的饲养舍内空气更为干燥,饲养土的水分容易挥发,容易造成冬眠蜈蚣体内水分散失。因此,冬眠期间应密切注意饲养土湿度的调整,维持饲养土的湿度在15%——20%之间。

养殖设施

箱养:养殖箱用木板制成,箱内壁贴上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箱口配制有一个铁纱的箱盖。箱底放多层瓦片,瓦片间的距离为1.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垫脚。箱制成后,放在室内适当的位置,多个箱则排放好,箱底放多层瓦片,瓦片间的距离为1.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垫脚,通常5~6片为一叠,这样瓦片间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栖息。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干净,并吸足水,以便为蜈蚣创造一个潮湿环境。而且一定时间后更换一批预先制做好的新的瓦片,以保持湿润和清洁卫生。

缸养:通常采用陶瓷缸,选择口径宽50~60厘米,高80~100厘米的陶瓷缸。在室内摆放在适当位置,缸底放一层碎石子或碎瓦片。在上面盖一层30厘米厚的肥沃菜园土,稍整平,在土表上按箱养方式堆叠瓦片,最上层瓦片离缸口20厘米左右,在缸口上用铁纱盖罩住防止蜈蚣逃跑。

池养:是在室内或室外建池养殖,池为砖水泥结构。池内环境要温暖、凉爽、潮湿、安静。室内池一般每个池面积2平方米左右为适宜,长方形,池高为50~60厘米,内壁用水泥抹平不留任何空隙,并衬上农用薄膜,或用20厘米宽的玻璃在池上方镶嵌一圈。池底不铺放水泥,先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小土块,再在上面堆放5~6层瓦片,瓦片间留有1.5厘米的空隙,供蜈蚣栖息和产卵孵化。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可在池壁围墙内侧距离墙的一定距离外挖一条深50至60厘米的坑,坑内堆放石头,碎砖碎瓦片,并造成空隙,供蜈蚣越冬,池口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