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菌种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菌种
低温肥水菌种:常用的低温肥水菌种主要有EM菌和芽孢杆菌等。
光合细菌:可以净化水质,吸收有毒物质,提高溶氧和稳定水环境pH值。
肥水
肥料选择:新开挖或清淤过度的池塘首选氨基酸膏肥,老塘首选碳肥和矿物肥。
藻种选择:以底栖硅藻为主。
肥水原则:坚持多量多次的原则。
放苗
早放苗:尽早放苗,一般能在年前放苗最佳,有利于蟹苗适应环境,提早投喂,提升体质。
放苗条件:放苗水位一般不低于80厘米深,选择连续2-3个晴天进行,避免在寒潮、温度突变等不良条件下放苗。
水质管理
水质检测:放苗前一定要检测水质,尤其是使用化肥、农家肥的塘口,预防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现象。
抗应激:蟹苗要充分吐水,建议适当泡苗,增强抗应激能力。
调节水质:在肥水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水质的pH值、温度等指标,pH值应保持在7.0-8.5范围内。
生物菌剂添加
使用菌剂:如EM菌先锋、超高浓缩EM菌种等,能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提高肥水效益,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
其他管理措施
蟹池整治与消毒:清淤、消毒,确保河蟹生活生长环境良好。
水草种植:种植水花生、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等,提供蟹种栖息、隐蔽和蜕壳场所。
综合套养:如青虾、花白鲢、麦穗鱼、鳜鱼等,调节蟹池水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养殖河蟹,提高养殖效益和河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