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养殖青虾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要点:
池塘选择与准备
选择通风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无水质污染的池塘。
池塘面积一般5亩左右,坡度比为1:2.5-3,水深为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要求在10cm以下。
进出水口设施:进水处设40目和60目两道筛绢网对进水进行过滤,排水口则用密网或铁丝密网拦住,以防青虾逃逸。
每个池塘配备0.3-0.5kw/亩的增氧机。
水草种植及网片设置
移栽水草:在离池塘边1m的浅水地带沿虾塘四周栽植水花生、空心菜、水莲等水生植物,草带宽1m左右,面积占池塘水面的10—20%。
网片设置:在池塘中间,采用双层或单层网片搭栖息层一排或二排,用毛竹架呈“^”型固定,占池塘总面积的25%左右,两层网片间距约30cm,上层网片移植空心菜覆盖上面,使其根系延伸并穿过第二层网片,为虾的蜕壳、栖息、摄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网片用网目为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
虾苗放养
从原良种场引进F0代亲虾进行自繁、自育、自养,或购买F1代良种虾苗。
虾苗种采用水箱增氧网隔法运输,每个网隔放虾不超过10千克,运输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夏季放养在七月前后进行,每亩有四万到六万株虾苗,十至二十天后投放少量的鲤鱼种。
水质管理
保持合适水位,坚持“肥两头、清中间”“勤施、少施”的原则,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
定期检测主要水质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增加氧气供应,建议晚上12点就开启增氧机,一直用到早上阳光出来后;在晴天中午再开两个小时。
定期改底,每10天给池塘改底一次,帮助分解水草和细菌的代谢产物,控制水质。
饵料投喂
青虾属杂食性水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麸皮、豆饼、麦粉、螺蚌蚬肉、蚯蚓等动植物性饲料都喜食。
一般上午8~10时、下午4~6时各投饵1次,投饵量上午占1/3、下午占2/3。
定期检查青虾的摄食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投料量。
疾病防控
观察料台,通过查看青虾的摄食量来了解它们的健康状况,适时添加胆汁酸和其他营养元素,增强免疫力。
定期下地笼检查,关注是否有烂鳃或寄生虫的情况。
越冬管理
进入越冬期后,青虾可能不再摄食,建议定期下地笼检查,关注是否有烂鳃或寄生虫的情况。
加深水位,维持更稳定的温度,减少青虾的应激反应,同时提升肥水效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荷塘中养殖青虾,提高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