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湿挂的施工工艺如下:
基层处理
挂贴石材的基层或基体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且表面应平整粗糙。
光滑的基层或基体表面在镶贴前应进行打毛处理,凿毛深度为5~15mm,间距不大于30mm。
基层或基体表面残留的砂浆、尘土和油泽等应用钢丝刷刷净,并用清水冲洗。
施工准备
根据设计图纸,认真核实结构实际偏差,检查基体墙面垂直平整情况,偏差较大的应剔出或修补。
超出允许偏差的,则应在保证基体与墙面板表面距离不小于5cm的前提下,重新分块。
柱面应先测出柱的实际高度和柱子中心线,以及柱子与柱子之间上、中、下部水平通线,确定出柱饰面板各面边线,才能决定饰面板分块规格尺寸。
对于复杂墙面(如楼梯墙裙、圆形及多边形墙面等),则应实测后放足尺寸大小核对,或者用三厘板或五厘板等材料放尺寸大样。
根据墙、柱面核对实测的规格尺寸,并将饰面板间的接缝宽度包括在内,计算出板块的排挡,并按安装顺序编号,绘制石材大样图以及节点大样图,作为加工定货的依据。
安装石材
将石材按照编号顺序安装在基准线上,用铜丝或镀锌铁丝将石材固定在钢筋网片上,保证石材的垂直和水平。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石材的表面不受损坏,如有划痕或污渍应及时清洗干净。
分层灌浆
在石材安装后,要进行分层灌浆,以增强石材与基层的粘结力和稳定性。
填缝与清理
石材板内灌水泥砂浆前,墙体应浇水湿润,要求水泥砂浆配比不得低于1:3,拌制完的砂浆以有较好的流动性为宜。
灌水泥砂浆时要求成45度方向灌实,所有腰线顶面板及压顶板严禁半干粉砂浆铺板,必须使用流动的水泥砂浆铺贴面板。
灌浆后,应及时清理石材表面及接缝处,确保无残留物。
石材板安装
石材干挂的开槽方式分为短槽式、背槽式、背栓式。
短槽式:槽口平行于石材板面,两边剩余石材的净厚度不小于7mm;挂件中心间距不小于700mm,挂件距板端不应小于100mm且不大于150mm。安装方式:在槽口内填满拌制好的环氧胶粘剂(环氧树脂AB胶),将清洁的干挂件塞入填满胶的槽口内,再将石材板安装在钢骨架上。
背槽式:槽口垂直于石材背面,槽口长宜为挂件宽度的1.5~2倍,槽口宽宜为挂件厚度+2mm,槽口深度不应大于石材面板厚度的2/3但小于10mm。安装方式:将挂件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石材板挂入槽内,用环氧胶粘剂填满并固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石材的湿挂施工,确保石材与墙体的稳固连接和良好的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