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养殖鳙鱼怎么养殖好

星星讲知识 · 2025-01-02 11:57:37

清水养殖鳙鱼的方法如下:

修建池塘

水源充足:确保有充足的水源,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含氧量高,水深2-3米。

面积适宜:池塘面积一般4-10亩为宜,不宜过大,以免管理不便和摄食不均。

土壤条件:池塘土以壤土最佳,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保肥能力。

鱼池形状:鱼池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有利于采光,促进浮游动物生长和摄食,长宽比约为3:2,堤坝要结实坚固,使用前需清整并用生石灰清塘。

鳙鱼的喂食

饲料种类:包括青饲料和精饲料。青饲料如绿色植物,精饲料如花生饼、菜籽饼、米糠、麦麸、玉米、蚕蛹、豆渣、酒糟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

肥料使用:包括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绿肥、禽畜粪,无机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放养密度

适宜密度:每亩放养30-40公斤,具体密度根据育成规格而定,如育成1公斤规格的鳙鱼,最大允养量为40尾;育成0.5公斤规格的鳙鱼,则允养量为80尾。

混养:采用混养方式可以增加收入,例如与鲢鱼搭配,传统的比例是3:1,但现代技术条件下,鳙鱼的比例可以小于20%或大于80%,以优化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水质调控

改良水质: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包括改良水质、增加溶解氧和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使用生物制剂等方法改善水质。

苗种放养

放养规格:一般要求0.15-0.5公斤甚至1.0公斤的大规格鱼种,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

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远离溢洪道和泄洪洞,减少逃逸机会,提高存活率。

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消毒,严禁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精心操作

运输与投放: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慢慢投放入库。放养人员应用船桨轻轻搅动库水,缓缓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清水中养殖鳙鱼,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