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箱养殖鸡的操作步骤如下:
育雏准备
使用塑料薄膜将棚内地面或网架横向隔出一小片区域作育雏用,根据鸡苗大小,逐渐纵向扩增育雏面积。
进雏前24小时调节好棚内温湿度,使育雏区温度达35℃,湿度达65%—70%。初养大棚要提前48小时升温,并排除棚内地面蒸气。
温度控制
各生长时期鸡只对温度的需求不同,但基本为1—3日龄35℃,1周龄35℃—32℃,1—2周龄32℃—29℃,2—3周龄29℃—27℃,3—4周龄27℃—24℃,4周龄以后为21℃—18℃。
每天棚内温度要基本稳定,早春和冬季昼夜温差大,要做好棚顶走檐的草帘和棚脚草帘的掀盖工作。给温方式一般用地炉,这要在进雏前做好准备工作,也可用煤炉给温,但要防止煤气中毒。
光照管理
进雏后开始48小时连续光照,强度为每10平方米光照为25瓦左右,以后为23小时光照,21日龄后,逐渐改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
灯泡的安装可以沿棚东西走向,每5—8米一个灯座,根据生产需要装上不同功率和颜色的灯泡。
饮水与喂料
除非免疫需要,一般应不断水,鸡苗进雏后,先给温开水,内加5%红糖和电解多维。饮水后2—4小时,在料盘上撒肉仔鸡保健料。
第1周每天给料6次,每次以25—30分钟盘料内基本吃完为宜。第2周改用料槽或料桶,每天给料5—4次。第3周以后每天饲喂3次,保证料桶不断料但陈料较少。
每天饮水器要早晚各清洗一次,料桶要保持清洁,并适时逐渐更换不同时期鸡料。
通风与湿度
通风能满足肉鸡对氧气的需要及有害气体的排出,但通风时以保温为前提,同时要防贼风侵入及风直吹鸡身。
棚内湿度不要过大,0—21日龄以65%—70%为好,以后改为60%—65%。
环境卫生
棚内最好杜绝外人参观。及时消除粪便,保持养鸡用具的清洁及饲养员自身的清洁卫生,以处于减少鸡消毒次数,从而达到减少应激。
可以将棚内一角隔离开,供病鸡隔离饲养,死鸡用塑料袋密封带出大棚,定点解剖诊断并远离大棚销毁。
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项目和时间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以下仅供参考:
7日龄接种新城疫II系或IV系苗(点眼滴鼻各1滴)。
14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
28日龄接种新城疫II系或IV系苗(饮水)。
其他管理
饲养密度要求1-2周龄雏鸡每平方米50只,3-4周龄雏鸡每平方米30只,5-6周龄雏鸡每平方米15-20只;每小群的饲养数量以70只-100只为宜。
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养殖箱中养殖鸡,确保鸡群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