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生态养殖鸡的方法如下:
场地准备
选择一个适合养鸡的场地,确保有合适的空间和光照条件。清理场地,移除杂草和垃圾,修复破损的设施。
鸡舍建设
建设鸡舍以供鸡类栖居和休息。确保鸡舍通风良好、避免积水和恶臭,同时提供合适的饮水设备和鸡食。
选择鸡种
选择适合养殖生态土鸡的品种,例如常见的乌骨鸡、娇鸡等。购买健康、无疾病的鸡苗。
饲养管理
给鸡类提供清洁的饮水和合理的饲料,在饲料中避免使用化学添加剂。定期清理鸡舍,避免疾病的传播。
自然养殖
采用无农药、无抗生素、无激素的养殖方式,避免使用任何对环境和鸡类健康有害的化学药物。
饲养场地的选择
选择离村落或交通干线较远、环境僻静安宁、空气洁净、面积不低于0.5公顷的林地作为放养区。鸡舍需背风向阳、坐北朝南,也可搭建塑料大棚。鸡舍可用旧房改造或另建鸡舍。小鸡舍内需安装直径为1厘米网眼的弹性塑料网或竹编网,网应距离地面高1米左右。经过旧房改造的鸡舍,应在前后开采光窗和地窗,地窗应距离地面20厘米,采光窗应距离地面1.5米。建议利用山区自然屏障的优势,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鸡场,场间距不小于200米。
饲养规模和鸡苗的选择
饲养规模:以平均一个整劳力每批养2000只左右为宜,避免超规模连片养殖,最多不要超出5000只。鸡苗的选择:应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鸡群活泼、雏鸡头大眼凸有神、身体均匀洁净的为优质苗鸡。
雏鸡管理
雏鸡在舍内饲养3周后,体重达到130克以上,改为院内散养,训练鸡群听声音采食。在院内分区种植牧草或用饲草训练雏鸡自由采食,经过3周以上训练,雏鸡增强了扑食的能力和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给放养创造了条件。
放养管理
在院内经过3周以上喂养后雏鸡体重一般可达0.3公斤以上,可以散养。这一时期长达15周,在补料上可由院养日喂5次,逐渐减少到2次。早晨少喂,晚上多喂。在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鹰、黄鼠狼、山猫等天敌的危害。中鸡放养后受天敌的伤害可达60%以上,这时期鸡体重已达0.5~1公斤,损失1只鸡就相当于损失20元以上。预防天敌可以采用以下3种办法:训练好家犬驱逐附近的鼠类和鼬类,利用爆竹驱逐鹰的侵害,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
饲料配制
土鸡的常用饲料有几十种,包括能量饲料、玉米、高粱、小麦、小米、大麦、燕麦、麦麸、米糠、高梁糠、大豆粕(饼)等。其中能量饲料主要包括玉米、高粱等,粗蛋白质含量较低,但适口性好。玉米是土鸡主要的能量饲料,一般占日粮的50%~70%。高粱和小麦含能量和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但单宁含量高。麦麸和米糠适口性好,但粗纤维含量高。大豆粕(饼)是最好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一般占日粮的15%~25%。
疾病防治
建议定期进行防疫,并注意温度对疾病的影响。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实现田里生态养殖鸡的目标,既保证了鸡的品质和产量,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