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花鲢的方法可以分为土塘养殖和水库养殖两种,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土塘养殖花鲢
建立鱼塘
面积:4-8亩,水深2米以上。
水质:保持肥沃,定期更换水,使用生物改底剂和消毒剂。
放养鱼苗
时间:夏季,每亩放养花鲢200尾,白鲢10-20尾,草鱼20-30尾,底层可放小型杂食性鱼类如鲫鱼、罗非或土鲮。
密度:根据地区和水温情况适当调整。
饲料管理
全程不投饲料,依靠花鲢自身粪便为草鱼提供营养,底层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发酵后的豆渣或酒糟。
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提高饲料利用率。
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
越冬管理
秋末冬初,气温降至10℃时,将花鲢转移到深水池塘内,或上市出售,翌年再重新放养。
越冬蓄养池水深应在2米以上,向阳背风,防止缺氧。
水库养殖花鲢
建立鱼塘
面积:4-8亩,水深1.5-2米,水源充足,向阳。
水质:保持肥沃,定期更换水,使用生物改底剂和消毒剂。
放养鱼苗
时间:夏季,每亩放养花鲢180-200尾,白鲢10-20尾,草鱼20尾左右。
密度:根据水库实际情况调整,底层鱼类放养参照土塘方法。
饲料管理
同样依靠水中的浮游生物,定期注水保持水质肥沃。
人工投饲要注意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提高饲料利用率。
日常管理
定期巡塘,观察水色和鱼的动态,消除杂草和水中腐败杂物,清扫食台并对食台、食物进行消毒。
定期拉网检查鱼的生长、生病情况,合理确立投饵量和鱼病防治方法。
越冬管理
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
在并塘前一周停止投饲,选天气晴朗的日子拉网出塘,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免鱼体受伤。
注意事项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肥沃,定期更换水,使用生物改底剂和消毒剂,保持水质清洁。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鱼的状态,发现症状时及时防治,做好防逃、防盗和鱼病、敌害防治工作。
饲料选择:
选用花鲢专用饲料,也可以根据上述配方自行调配。
环境控制:
冬季水温下降至10度以下,须将鱼捞出,集中蓄养在较深的鱼池中越冬,注意防止缺氧。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花鲢,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