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地蝎子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设施
盆养或缸养:适合初养者,使用光滑的盆或缸,底部铺上3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并摆放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带孔的盖子。
薄膜围壁式饲养池:池壁用砖砌成,高40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防止蝎子逃出。池内堆积瓦片、石砾、石块,并上盖土层,造成适合蝎子栖息的洞穴。池内可以栽种杂草树木。
室内养殖: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一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内放碎石块、瓦砾,并设计1个15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于整个蝎窝区四周,形成防逃墙。
饲料
黑光灯诱虫:晚上使用黑光灯诱捕蚊子、夜蛾、蝼蛄、叶蝉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捕捉小虫:豆丹、菜青虫、蜗牛、蝴蝶、蚱蜢、蝗虫等都是蝎子很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他小动物。
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鼠肉、兔肉等,喂时肉要切碎。饲料一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饲养管理
温度控制:温度低于15℃时,蝎子处于冬眠状态;温度高于40℃时,蝎子会外窜甚至死亡。因此,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为最佳。
湿度控制: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
分养:根据蝎子的年龄和大小进行分养,避免互相残食。母蝎每平方米不超过500只,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
投食:投食次数和数量根据温度高低而定。温度在15℃以下时,6天~7天喂一次;温度在20℃~30℃时,3天~5天喂一次。每次投料不宜过多,以免变质造成污染。
环境
通风、安静、阳光充足:饲养环境应通风良好,保持安静,并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排水良好:饲养器皿和池子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
防逃
养殖池四周内粘贴塑料布或玻璃,防止蝎子逃跑。
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的地方,上干下湿,模拟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引种
近距离引种,减少惊吓,提供新鲜与充足的食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大地蝎子。建议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检查蝎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和问题,确保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