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数的炮弹数量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根据国家和军队的实际情况、武器装备的设计、后勤保障能力等多种因素来确定的。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和示例:
不同国家的军队
在一些困难的国家,一个基数的炮弹可能只有50颗。
而像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一个基数的炮弹可能是上千枚。
不同类型和口径的火炮
例如,二战时期苏联T-34坦克的主炮是76.2毫米,打一个基数大约是60发炮弹。
美国M1A1坦克的主炮是120毫米,打一个基数则是40发炮弹。
155毫米榴弹炮的一个基数可能是100发炮弹。
750毫米口径的增程炮弹的“一个基数”可能只有几发。
后勤和运输能力
后勤保障能力强的军队,如美军,一个基数的炮弹可能在600~1000枚之间。
在战争时期,由于后勤保障有限,一个基数的炮弹数量可能会更少,如十发、二十发。
武器的携行能力
例如,一门155毫米榴弹炮在满载情况下能携带约400枚炮弹,平均每门炮100枚,这100枚炮弹便是该炮的“弹药基本携载量基数”。
综上所述,一个基数的炮弹数量因具体情况而异,可以从几十发到几百发不等,甚至更多。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数量会根据作战需求、后勤保障能力和武器性能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