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养殖肉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雏鸡阶段:1-3日龄温度保持在35℃,1周龄35℃-32℃,1-2周龄32℃-29℃,2-3周龄29℃-27℃,3-4周龄27℃-24℃,4周龄以后为21℃-18℃。温度的降低应缓慢进行,以鸡群生长有舒适感为标准。
日常管理:每天棚内温度要基本稳定,早春和冬季昼夜温差大,要做好棚顶走檐的草帘和棚脚草帘的掀盖工作。给温方式一般用地炉,这要在进雏前做好准备工作,也可用煤炉给温,但要防止煤气中毒。
光照管理
雏鸡阶段:进雏后开始48小时连续光照,强度为每10平方米光照为25瓦左右,以后为23小时光照,21日龄后,逐渐改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根据季节及时间,可以在傍晚开灯,次日早晨关灯。灯泡的安装可以沿棚东西走向,每5—8米一个灯座,根据生产需要装上不同功率和颜色的灯泡。
饮水和喂料
饮水:除非免疫需要,一般应不断水。鸡苗进雏后,先给温开水,内加5%红糖和电解多维。饮水后2—4小时,在料盘上撒肉仔鸡保健料。第1周每天给料6次,每次以25—30分钟盘料内基本吃完为宜。第2周改用料槽或料桶,每天给料5—4次。第3周以后每天饲喂3次,保证料桶不断料但陈料较少。每天饮水器要早晚各清洗一次,料桶要保持清洁,并适时逐渐更换不同时期鸡料。
喂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养殖目标选择相应的饲料。在育雏后期,要注重补钙,促进肉鸡拉骨架,促进生长。使用维矿剑客、无霉剑客等保健品,减少鸡群受应激和疾病发生。
通风管理
通风能满足肉鸡对氧气的需要及有害气体的排出,但通风时以保温为前提,同时要防贼风侵入及风直吹鸡身。棚内湿度不要过大,0—21日龄以65%—70%为好,以后改为60%—65%。
环境卫生
棚内最好杜绝外人参观,及时消除粪便,保持养鸡用具的清洁及饲养员自身的清洁卫生。可以将棚内一角隔离开,供病鸡隔离饲养,死鸡用塑料袋密封带出大棚,定点解剖诊断并远离大棚销毁。
疾病防治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项目和时间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7日龄接种新城疫II系或IV系苗(点眼滴鼻各1滴)。14日龄接种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饮水)。28日龄接种新城疫II系或IV系苗(饮水)。疫苗接种对鸡是个应激,所以在防疫期间要适当提高育雏温度,并在接种前后两天的饮水中加入抗应激药或多维。
饲养密度
一般情况下饲养密度以8只/平米为好,冬季可适当加大至10只/平米,育雏开始可每平方米35只。建议7日龄、14日龄、21日龄分别扩群1次。
选择优质鸡苗
选择羽毛干净、有光泽、整齐度均匀的鸡苗,注意检查鸡苗的肛门,看有没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等问题。高品质的雏鸡来源于健康的种鸡群,它们应当没有任何疾病。
通过以上这些细致的饲养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温室养殖肉鸡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降低疾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