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牛蛙的养殖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泥池养殖
早期主要的养殖模式,特点是易管理,但前期投资较大,逐渐被土池养殖所取代。
土池养殖
利用稻田、旱地等改造成蛙池,沿池围网布后养殖。这种模式需要大量换水或长流水养殖,耗水量较大,尾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这种模式在传统主养区被政府退养禁养,需要合规选择用地和配套的尾水处理。
网箱养殖
在鱼塘水面挂网箱,网箱内养牛蛙,鱼塘内养鱼,达到互利共生的状态。这种模式利用鱼塘中大水体的生态净化,水质好且稳定,养殖难度低,可以实现零换水、零排放,适合普通养殖朋友增产增收。这种模式不受耕地保护和环境保护政策的限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温室养殖
通过建造大棚,棚内铺膜设置养殖池养殖牛蛙。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华中和北方地区,在温度降至10℃以下时开始冬眠,因此可以缩短或避免牛蛙的冬眠,缩短养殖周期。但这种模式下的牛蛙养殖池占地10-30平方米,主要用于浅水养殖,每平方产量超过100斤以上,养殖密度高,温度高,水量低,残饵粪便多,池水容易变质,每天需要换水洗池1-2次,导致人工劳动强度高。
箱室养殖
基地采用箱室养殖,养殖尾水通过净化排水管排放到生态净化池,生态净化池水区养殖有鲢鱼、鳙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种用以消纳蛙皮和净化尾水。这种模式可以提高牛蛙存活率,保证蛙的品质。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优化养殖环境,确保养殖过程环保、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