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养殖海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重视池塘建设
选择养参池时,应避开养参密集区,选择在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它污染源的地方。水源水质要好,盐度范围在28‰~33‰之间为佳。底栖硅藻等基础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池塘底质以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达到2米以上。进排水渠道分设,池底不能低于海水低潮浅,排水闸门建成在参池底部的最低位,以便于底层水体能够排净。
科学放养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水平、饵料供应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池塘条件好、技术水平高、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放养密度。
放养规格:放养规格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来说,幼参规格在20头/公斤以内,成参规格在10头/公斤以内为佳。
放养时间:放养时间要根据海参的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海参生长的旺季,也是放养的良好时机。
饵料供应:海参是以底栖硅藻等为主要食物的生物,因此要保证饵料供应充足。可以通过培育底栖硅藻等方法来增加饵料供应。
加强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及时采取措施调节水质。可以使用维诺众养菌进行调水和活水,提高海参的生长速度。
饵料管理:要保证饵料新鲜、适口,避免使用过期、变质的饵料。同时要根据海参的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等因素来调整饵料投喂量。
科学换水:换水时间以每天凌晨6-7点左右为好,换水时间不易太久,越快越好,避免海参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同时在换水前后2小时内,还可泼洒“抗应激灵”+“电解维他”及时补充体能,平衡营养,协调免疫功能。
疾病防治
注意赤潮、黑潮、黄潮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同时,还要注重海参烂皮病、烂胃病、气泡病、细菌性溃烂病等疾病,对症采取治疗措施。
其他技巧
在养殖过程中,底栖硅藻的生长对于海参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水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以确保海参的健康生长。
使用维诺鱼虾生命液等物质可以帮助海参抵抗高强度的应激反应,补充体能并增强活力。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填海养殖海参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降低养殖成本,最终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