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养殖田螺怎么养殖的

正经的知识 · 2025-01-02 15:07:20

水田养殖田螺的方法如下:

养殖水质要求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适合在无大量农药或化肥的水体中养殖,如水田、池塘等。

养殖区域要保持水底泥厚在10 cm至15 cm左右,水底泥厚不足会影响田螺的生长。

养殖区域周围可种植一些瓜果、蔬菜类植物,并搭起棚棚作为遮阳处。

放入田螺前,用生石灰去除水中的杂鱼和其它螺类。

水中堆积如山的有机肥是田螺的养料。

池塘建造

养殖池塘应设在土质松软、水源充足的地方,池宽1.5米,长10米,深0.6米,畦宽0.5米。

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

池塘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防止田螺逃走。

种螺选择

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

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

放养准备

放养前先对池塘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为最佳。

放养时间一般以3-5月为宜,放养时要一次放足量,也可以多次放入,每667平方米放养螺种100到150千克。

若在自然区域内放养,每平方米投入11个种螺即可(3公8母),如果挖水池单一养殖,每平方米可放100-500个。

饲料投喂

田螺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幼嫩水草、浮游生物、蔬菜幼茎、嫩叶以及腐殖质、有机碎屑等。

人工投喂一些精饲料,如豆渣、菜饼、米糠及豆麸等,一般按螺重的1%-3%投喂,每周喂1次。

在气温适宜时,田螺的食量增加,需要增加投放饲料的数量和次数;在气温过高或过低时,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水质管理

水温:田螺生长最适水温为20-26℃,水温高于30℃时田螺会潜入土中避暑。

PH值:池水pH值应保持在7-8之间,过酸或过碱会影响田螺的生长。

溶氧量:水体溶氧要在每升4毫克以上,田螺抵抗缺氧能力较弱。

换水:螺池间隔10天换水1次,能提高成活率,方法是放掉大部分旧水,隔1-2天,再注新水。

捕捞上市

根据田螺的生长情况,一般在养殖1年后即可捕捞上市。

捕捞方法可用网捕或手工拣拾,注意不要损伤田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水田养殖田螺的高效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环境稳定和饲料充足是成功的关键。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