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人工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环境准备
池塘选择:选择远离工业区的地点,面积以6-10亩为宜,水深2米以上,底质以沙壤土为佳,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
水质要求:水源要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pH值稳定在7.0-8.5之间,水温保持在18-28℃之间。
增氧设备:配备增氧机和抽水机,保证池塘的溶氧量和水质,定期更换新水。
清塘消毒
干塘曝晒:放养前池塘需经过干塘、曝晒和消毒,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彻底清除野杂鱼。
鱼苗选择与暂养
鱼苗选择: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鲈鱼苗,放养时间在5月,当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
暂养:鱼苗需经过淡化处理,以适应盐度变化,暂养密度每平方米3000尾,暂养20-30天,鱼体长度达到5厘米以上后放养到大池。
投喂管理
饵料选择: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可投喂红虫、小鱼小虾、人工饲料等,初期以红虫为主,逐渐增加颗粒饲料。
投喂量: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日投饵量为存塘鱼体重的6%-8%,每天投喂3次。
水质管理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pH值稳定,定期注入新水,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
增氧: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和阴雨天清晨进行增氧,以改善溶氧条件。
疾病防治
观察与消毒:定期观察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见疾病: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进行鲈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鱼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