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河鳗的方法如下:
池塘选择与消毒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并用网罩将排水孔罩住,防止鳗鱼逃脱。池塘应建造成圆形或椭圆形,排水孔和注水孔交叉排列。
消毒处理:对生长健康、没有患病迹象的鳗鱼苗进行消毒处理,方法为将鳗鱼苗装入有除菌药物(比如次甲基蓝或食盐)的容器内,然后静待15分钟,之后将鳗鱼苗取出来投放进池塘。
提供食物
鳗鱼是食肉动物,以水生昆虫、鱼、虾等动物为食。养殖过程中可投喂新鲜的蚯蚓、剑水蚤、螺蛳、动物内脏等食物。不可投喂变质的食物,以防鳗鱼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
喂食要定时、定量、定位。新鲜的饲料投喂效果会更好。若想长期饲喂,可喂蚯蚓、河蚌、小鱼、小虾、螺蛳和动物内脏等。
水质管理
池塘的水质要求每升水溶氧5毫克以上,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氨态氮含量在2PPM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2PPM以下。
为保证水中的溶氧量,可在池塘中央设置增氧机用以增氧。为维持水的透明度基本衡定,可在池塘中混养一些鲢、鳙、鲤、鲫鱼,每亩可混养50尾左右。每隔一段时间要换注一部分新鲜水,以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鳗种处理与投放
投放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投放前,先将鳗种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0分钟至30分钟,以适应水温,袋内外温差小于5℃时才能拆袋。
投放前还应进行鳗种消毒,每50公斤水用食盐0.75公斤至1公斤浸洗鳗种15分钟至20分钟。放养密度一般为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至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50克左右的可投3000尾至4000尾。
病害防治
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如EM菌原露等,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同时,保持水质清洁,勤换水,勤开增氧,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鳗鱼吃食动态。
饲料投喂
饲料种类包括鱼粉、虾粉、豆粕、玉米粉等,建议使用专门针对鳗鱼的配方饲料,以保证鱼的营养均衡。
饲料投喂时间和次数一般为每天的上、下午,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至6%。每隔1个月左右,要进行一次分疏,将个体小的鳗苗拣出来,放在另外池塘中饲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池塘养殖河鳗,提高养殖效率和鳗鱼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