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好养殖吗怎么养殖

奇闻解码 · 2025-01-02 15:25:01

田螺是一种相对容易养殖的水生动物,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不高,具备以下特点:

温度适应:

田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其摄食和生长,甚至进入冬眠状态。

酸碱度要求:

田螺需要生长在碱性环境中,酸性环境会对它们造成伤害,因此水中的PH值应大于7。

硬度要求:

水中需要有一定量的钙质,以保证田螺外壳坚硬不易碎。

食物来源:

田螺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吃鱼粮、虾粮、螺粮、水生植物、土壤中的有机物沉淀以及食物残渣等。

养殖场所:

可以利用旧坑塘、水渠、水田或新挖养殖池,只要在水中养一些水生植物或培育水生饵料即可满足其食用需求,无需过多投入饲料。

繁殖能力:

田螺繁殖率高,一年可繁殖增值150倍,一亩池塘一年可产出1250-1750公斤田螺,市场售价约为8元/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养殖步骤

选点养殖:

选择远离污染、没有毒害的地方建立养殖场所,如水稻田、池塘、水坑等,确保有足够的淤泥供田螺生活和繁殖。

种螺搜集:

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购买鲜活螺作为种螺,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螺种。

放养繁殖:

在适宜的温度下放养种螺,每平方米放养数量根据养殖方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100~500个,水层深度以0.8~1米为宜,池底保留一层10厘米以上的淤泥。

投料饲养: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可以投喂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等,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

繁殖管理:

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分批产子,每只雌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

捕捞收获:

在田螺养殖周期结束后,可以捕捞收获,一般一年可以收获三批,每批产量2000-3000斤。

注意事项

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更换水体,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疾病的发生。

合理投喂:

根据田螺的生长阶段和摄食量合理投喂饲料,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防治敌害:

注意防止鱼类、鸟类等天敌的侵害,及时清除养殖池中的杂草和污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田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