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养殖鲈鳗怎么养殖

赫顿百知 · 2025-01-02 15:29:04

养殖鲈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方便、电力便利的地方建场。

水质要求:水质要微酸,氧气含量每升12毫克为宜,控制好重钙元素、硝酸盐、硫化氢、氨气和铁元素等含量。

水温控制:鳗鱼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28℃,水温在12℃时开始摄食。北方地区需要建大棚将温度控制在22-28℃。

池塘设置与消毒

池塘面积:池塘面积需在1~2.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

消毒:放养前进行池塘消毒,每亩使用生石灰50公斤或漂白粉20ppm带适量池水消毒。

放养密度

幼鱼:每1000平方米可投放4000尾~5000尾20克左右的鳗鱼。

成鱼:一般每亩池塘可放养50克的鳗鱼7000尾左右,可适当搭养少量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鲢、鳙、鲤、鲫等。

饲料投喂

饲料类型:鳗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可以饲喂小型昆虫、小鱼、蚯蚓等,也可以使用加工型饵料。

投喂原则:实行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的“四定”原则,日投饲量为鳗鱼体重的1.5%~2.5%,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

水质管理

水色培养:水体内的水色主要由绿色或棕色的微藻形成,起到净化水质、遮光和平衡细菌生长的作用。

增氧:保持水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勤增氧,特别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

排污:根据鳗鱼摄食后2~3小时为排粪高峰的特性,一般在投喂3小时后进行排污。

疾病防治

水质监控:定期检查水质,控制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持水质清新。

生物制剂:适当施放生物制剂,利用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提高鲈鳗的养殖成功率和产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