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淡水红鲳鱼怎么养殖

温爸闲谈 · 2025-01-02 15:35:46

养殖淡水红鲳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疾病防治

细菌性烂鳃病:定期用漂白粉挂袋,每半月用1ppm白粉全池泼洒一次,发病后用0.025ppm呋喃唑酮全池遍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

水霉病:用0.1ppm亚甲基蓝全池遍洒,每天一次,连续两天,或3~4%食盐水浸透1分钟。

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用1.2~1.5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水质管理

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向池塘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优良水质,加速鱼的生长,一般每半个月注水一次,天气干旱时,应增加注水次数。

勤巡塘,适时了解鱼的生长情况,天气闷热、突变时,注意防止泛塘,控制投喂量。

饲料投喂

红鲳鱼对饲料的要求不高,粗蛋白在25%以上即可,各地可根据情况选择花生饼、菜籽饼、糠饼、酒糟、麦麸,最好混合投喂,也可选用畜禽饲料粪便或全价配合饲料。

颗粒饲料是最常见的鱼饲料,一般以浮上型的居多,投入饲料后,颗粒饲料漂浮在水面上,鱼需要游到水面,张口吞食。颗粒饲料不下沉,不易漏入水族箱底砂的缝隙中,发生腐败。

种鱼放养

静水池放养密度2~3千克/立方米为宜,有温流水条件可增加到5~7千克/立方米,放养前鱼体用2‰食盐溶液消毒15分钟。

池中放养水葫芦、绿萍等,每周根据水质情况注换新水。

适时催产

红鲳鱼最适催产水温为25~28℃,长江流域一般5月份进行加温催产。根据性腺发育情况,选择成熟亲鱼以雌:雄=1∶1注射催产剂,注射时间一般晚上进行,使亲鱼产卵在黎明阶段。

成鱼养殖

鱼种入池后的半月内,每亩每天用1.5~2千克黄豆浸泡磨成的浆泼洒投喂,后半个月用2~2.5千克/亩的花生饼等浸泡投喂,一个月后长至12~13厘米,12~15克。

鱼种长至12~15克后,改投菜籽饼、糠饼或鸭饲料、鱼用饲料等,采取定点投喂,其投饵占鱼体重比例为10~20克鱼种为6~9%、20~50克鱼种为5~7%、50~100克鱼种为4~6%、100克以上时为2~4%。

繁殖环境

亲鱼培育池选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有余热水的地方建池。池塘预先清整消毒,室外池1000~15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水温保持20℃以上。室内保温池一般50~200平方米,水深1~1.5米。池中要设增氧设备,水温根据条件保持20~26℃,越冬期间要保持水温相对恒定。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淡水红鲳鱼的养殖成功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