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塘养殖泥鳅的方法如下:
池塘准备
选址:选择向阳、温暖、排水便利的地方建池塘,面积2~5亩,水深1.2米以上,水质优良,水源充沛,进排水系统完善,塘埂坚实,防逃设施严密。
清塘与消毒: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杀灭敌害及有害细菌,改良土壤。清塘后注入清水,并在池底铺设土壤和肥泥。
培肥水质:在放养前10天,每亩用经发酵消毒的有机肥200~500千克,用水搅拌去渣后泼洒到池塘内,培育天然饵料。
苗种放养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规格3厘米以上的苗种3万~5万尾,并可混养花白鲢和鳊鱼。
苗种消毒:苗种在放入池塘前,用2毫克/千克浓度的漂白粉或12‰~15‰浓度的食盐进行药浴5~10分钟。
饲养管理
投喂饲料:泥鳅食性杂,可以投喂浮游动植物、微生物、有机碎屑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时间以傍晚为宜。
施肥:经常施放猪粪、牛粪等有机肥,促进天然饲料繁殖。在梅雨季节或闷热天气,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清新水质。
混养:混养花白鲢和鳊鱼可以调节水质,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与饲料残屑,并预测池塘水质与溶氧量。
病害防治
疾病预防:定期用生石灰或其他消毒药物对池塘消毒,防止农药、化肥及其他敌害生物侵袭。注意清洁网箱,检查是否破损,避免泥鳅逃逸。
收获
收获时间: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收获时,泥鳅体长达到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泥塘中成功养殖泥鳅,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