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牙片鱼(可能是指牙鲆)的关键步骤如下:
养殖条件
利用当地的牙鲆工厂化养殖大棚,一般占地600~1000平方米,单池面积20~25平方米,深1米,池底设计成锅底形。
水源为深井地下海水,盐度20~32,水温15~20℃。放养前对池子进行消毒。
苗种来源
石鲽苗全部采用浅海自然繁殖的当年苗,由当地近岸小马力渔船捕获。
水质调控
甲鱼温室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把节能降耗、成本控制的管理观念融入到日常管理中。
水温控制: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饲料投喂:
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投喂量控制: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饲料选择: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病害控制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其他管理
充氧: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
以上是大棚养殖牙片鱼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要点,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