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养殖米虾的方法如下:
过水换水
过水时要慢,尽量减少温差变化,避免虾体痉挛和死亡。
换水也要慢,量无需太多,同样是为了减少温差和水质差异对虾的影响。
控制藻类数量
藻类不能太多,品种要控制,米虾喜欢的藻类有绿藻和褐藻,其他如黑毛、刚毛、丝藻等不利于虾的生长,甚至可能污染水质。
绿藻多说明水体肥力、毒素平衡,是良好的表象;褐藻多则说明磷酸盐过盛,需要大量换水。
水草管理
缸里不要种植太多水草,以免藻类被压制,影响虾的生长状态。
PH值控制
水体PH值应控制在7-7.5之间,最适宜虾类生长。
水体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可能导致虾缺食、体质差或死亡。
水体的硬度
GH数值应控制在8-15之间,有利于虾体发色和生长。
喂食
人工喂食要根据虾的数量来决定喂食量,当天量当天吃完最好,吃剩的清理掉,不要使用漂浮类饲料。
温度控制
米虾适应的水温范围较广,但一般建议保持在22-25℃,以促进其快速生长。
养殖环境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养殖池中应无大型敌害生物,水深1.2至1.5米,底质宜硬。
分二级养殖
分级养殖可以提高米虾的生长速度和出塘规格,从幼体到成虾分阶段养殖,并提高成活率。
合理放养
养殖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拥挤导致虾之间的争斗和疾病传播。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户外米虾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的稳定和环境的适宜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