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鲢鱼怎么养殖的呢

王十年思考 · 2025-01-02 16:21:05

养殖鲢鱼的方法可以分为室内池塘养殖和室外池塘养殖两种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室内池塘养殖

池塘准备

准备两个池塘,分为室内池塘和室外池塘。室外池塘面积为15-30亩,室内池塘面积为10-15亩。

室内池塘塘底为水泥底座,水温保持在15-20度;室外池塘为常温池塘,投苗前将水抽干后泼洒麦麸进行消毒,并晾晒七天以上。

投苗

投苗前对鱼苗进行筛选,挑选体格稍大的鱼苗,并进行集中浸泡消毒。

选择晴天的上午9-10点进行投苗。

鱼苗饲养

投苗后3天内进行喂食,上午以青草或菜叶为主,下午喂食以螺丝肉掺加淘米水搅拌而成。

后期可逐渐增加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池塘管理

每天进行少许水更新,以三分之一为宜。

室外温度低于15度以下时,将鱼移到室内养殖;温度过高时,需投入大量冰块降温,并定期开启增氧泵。

鱼成熟

小黄鱼成熟后,将水塘水收干进行捕捞。

室外池塘养殖

池塘建设

池塘深度控制在2米左右,池底撒生石灰杀菌,淤泥里撒基肥促进水生植物生长。

池塘面积4-8亩,水深1.5-2米,可混养草鱼、鲫鱼等鱼类,每天喂两次。

鱼苗投放

适宜水体温度为6~8℃,每667平方米鱼塘可养殖15万至20万尾鲢鱼。

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分群并加入其他鱼类如草鱼,完善生态系统。

饲料选择

苗期池塘养殖浮游生物,后期投喂豆浆、豆渣、米糠等饲料。

越冬管理

水温降至10度以下时,进行越冬管理,注意池塘保水性和整洁度,将越冬鱼按规格分塘,密度控制在0.3~0.6千克/立方米。

冰封前使用90%晶体敌百虫泼洒,保持浮游动物数量在25~50毫克/毫升之间。

水质管理

定期注水,注水频率2~3次/月,生石灰施加频率20天/次,每次10千克/亩水域,保持水质微酸性。

水质要求与主养鱼类一致,定期清理网箱,保持水体清洁和溶氧量充足。

病害防控

放鱼前对池塘进行药浴消毒,使用双效鱼虫清水溶液+土霉素。

定期巡箱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使用硫酸铜、百毒杀、高效暴发灵等药物,并投喂麸皮和水产专用土霉素。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鲢鱼的养殖。建议在养殖过程中,注意观察鱼的活动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饲养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养殖成功。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