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养殖人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地与整地
环境选择:人参喜欢生长在半阴凉的环境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并确保土壤的酸碱度在pH值为5.5~6.5之间。以柞树、椴树、桦木、榆木、色木为主的阔叶林或者以阔叶林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为宜,林下生有三枝九叶草、胡枝子、榛柴等灌木丛和豆科、菊科等草本植物构成的双层遮阴,构成乔灌一草三元立体植物群相结构。
土壤要求:选择含矿物质和有机物质,有清香味或中药味的具有团粒结构、通透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宜。土壤要肥沃疏松,腐殖质层深厚(10cm左右),有黄泥底,不漏水,底为块粒状,呈亮褐色,土壤温度适宜,蓄水性、适水性良好。
整地处理: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前即可进行整地。林地选好后,按照郁闭度在0.8左右间伐过密的树木和小灌木,使之分布均匀,割除林下的灌木杂草,清除杂草、石块,清理枯枝落叶。清林后规划土地,按自然地形确定栽参区域,留出排水道,必要时挖壕叠坝,以利排水或防止水土流失。种植带间保留30~50cm隔离带,植被保留,防止水土流失,割掉的灌草及枯枝落叶可放于隔离带中。
繁殖与种植
种子处理:将人参种子用湿沙埋藏进行催芽处理,有助于提高发芽率。催芽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播种方法:有点播、穴播、条播三种方法。点播用镐随机在林地内刨坑,4cm见方,深7~8cm,每坑播1~2粒种子;穴播用木棍扎穴,将种子播入穴中,20cm见方,每穴播1~2粒种子;条播则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的距离,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中,然后盖上一层薄土,最后适量浇水。
田间管理
浇水:人参既不耐旱又不耐涝,浇水时需注意要适量,因此一定要做好排灌工作,切记不可使土壤产生积水,会导致人参烂根从而死亡。土壤湿度保持在40%至50%之间最为适宜。在春季出苗期,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约40%,夏季生长期在45%至50%之间,秋季则维持在40%至50%为宜。
光照:人参喜阴,适合在散射光下生长,忌直射阳光。光照过强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厚而发黄,光照过弱则使植株细长、叶片薄而浓绿,生长异常。因此,在栽培人参时,应适当遮荫,调节透光度,避免强光直射,利用散射光和折射光。
施肥:人参喜肥,怕不腐熟的肥料,种植时可以给其施有机肥和无机肥,一定不能给其施未腐熟粪肥。可以在种植时进行土壤消毒,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
除草与松土:在人参生长期间,需通过中耕除草让植株生长迅速,除草之后,可以适当补充氮肥,但注意不能施加单一肥料,可以在里面加入少许的磷钾肥。每年松土3~4次,深度以不伤根为度。
病虫害防治:种植人参时,使用药物对畦面进行消毒,以保证人参幼菌的健康生长,减少病害的发生。在秋天采收时,要分两次进行,并把带病的果梗全部去掉。
其他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人参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20℃之间,在种植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避免高温和严寒。
遮荫:在强烈阳光下,需要搭建荫棚,避免人参叶片被晒伤。在每天的上午八点和下午六点过后进行阳光接触,中午阳光强烈时遮荫。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户外养殖人参,从而获得良好的人参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