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物镜是 显微镜光学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显微镜的下方,负责收集和放大样品的光线,并形成实像供观察者观察。物镜是由若干个透镜组合而成的一个透镜组,组合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单个透镜的成像缺陷,提高物镜的光学质量。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主要取决于物镜,物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显微镜映像质量,它是决定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成像清晰程度的主要部件。
物镜的分类和主要参数包括:
分类
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物镜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物镜可分为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和高倍物镜(40—65倍)。
根据像差矫正情况,分为消色差物镜(常用,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和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价格贵,使用少)。
主要参数
放大倍数: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
数值孔径(NA 或 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数值孔径越大,显微镜的分辨力越高。
工作距离: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
物镜在显微镜中的主要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其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