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室养殖螃蟹的方法如下:
温室条件
使用钢架双层太阳板保温温室,面积1200平方米,育苗水体面积1000平方米。
具备充气增氧设施和管道加温设备,温室透光率约50%。
安装200瓦的白炽灯5只,供夜间照明用。
设置3条人行道,方便均匀投喂饲料。
放苗前的准备
在放苗前10天左右,放水30厘米,用生石灰乳液100ppm严格消毒。
消毒24小时后,启动增氧设施充氧。
投放水草,主要是水花生,用高浓度的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小时,然后清水冲洗干净,均匀投放到温室里,水草投放面积约占水体面积的80%。
逐渐将水升温至20~22℃。
蟹苗的放养
将蟹苗运输箱放入水中,浸润30秒左右,然后取出水面,放5分钟左右,再放入水中30秒,如此反复4~5次再放苗。
池塘条件
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池中可造多个高出水面的土墩。
移植水草,如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注意消毒防害,并设置防逃设施。
放养密度
一般每亩放养蟹苗80-150只(5-10公斤)。规格大、质量好的,密度可稀一些,反之则密一些。
投喂管理
遵循“四看四定”原则,即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蟹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饲料以低值贝类、杂鱼虾为主,辅之以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35%至45%,脂肪含量为8%至12%。一般日投喂2至4次,注意全池均匀投喂,减少梭子蟹聚集。
水质管理
主要以调控水质为主,育苗后期开始用EM菌调节水质,同时采用复合碘消毒水体,并用“纤虫净”杀纤毛虫1次。
以后每个月用复合碘或生石灰消毒水体、泼洒葡萄糖离子钙和底质改良剂各1次,每半个月泼洒EM菌1次。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记录,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以秋末前后为宜,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应及时收获。
收获方法: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网抄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干池捕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育苗室中成功养殖螃蟹,获得规格整齐、大小合适、成活率高的蟹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