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石材矿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石材花色品种
确认矿床石材品种的主要花色,了解石材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特征、物理性能参数,以确定石材的属性、装饰性能和用途,最终对石材品种进行正确市场定位。
矿床规模
矿床规模是指石材资源量的大小,一般分为大型(≥1000万m³)、中型(1000~200万m³)和小型(<200万m³)。根据矿床规模大小,规划建设相应开采规模的矿山,确保矿山资源满足服务年限内开采所需的矿石量。
矿体形态和产状
矿体形态是指矿床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自然形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侧伏角和倾伏角等。
矿体的产状是指矿体在地壳中产出的空间位置,包括埋藏深度、与岩层层理、片理等的关系,以及与围岩和构造的关系。
矿体完整性
矿体的完整性对矿山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需了解矿体与岩层的关系及矿体的埋藏深度等,以确保矿山的可持续开采。
开采与加工难度
考察石材的物理性能,如耐磨性、抗压性和耐腐蚀性等,以及外观与色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评估开采和加工的难度,包括开采方法(如地下开采或露天开采)和加工技术(如切割、打磨和抛光等)。
地质条件和外部条件
考虑矿山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矿体形态和分布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矿山的投资和开采成本。
市场定位和价格预测
对石材品种进行市场定位,评估其低档、中档或高档属性,预测石材荒料和石材产品的价格,这直接影响矿山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分辨出优质石材矿山,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