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树林中养殖小土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场地选择、鸡舍建造、雏鸡饲养、青年鸡饲养、放养规模、养殖方法以及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场地选择
选择远离居民区、农田、工矿区和主干道路的林地,确保环境僻静、安宁,空气洁净,并且有清洁的水源。
林地坡度应在12-15度之间,不超过20度,且树木密度适中,林间光照密度应在30%-70%之间。
鸡舍建造
鸡舍应建在林地开阔地带,地势较高且平坦,背风向阳,易防兽害。可以使用竹子、木材、水泥制品等材料搭建框架,并用石棉瓦或塑料布盖顶。
鸡舍内要设有栖架、保温设施、产蛋窝或产蛋箱,并且四周需留排水沟。
雏鸡饲养
雏鸡入舍12小时后开始喂温开水或5%的葡萄糖水,24小时后喂碎米加熟蛋黄,每天喂6次,任其吃饱。
温湿度与光照调节:1-7日龄32-30℃,8-14日龄30-27℃,15-21日龄27-24℃,22-40日龄24-21℃,舍内相对湿度60%-65%,每天坚持20-23小时光照,15天后减至13-15小时,30天后采用自然光照。
青年鸡饲养
41-120日龄的青年鸡应雌雄分养,小公鸡100-120日龄体重达1.25-1.5千克即可上市。
青年鸡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只,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龄每天喂食3次,注意避免夜间空腹时间过长。
放养规模
每亩林地以放养50羽为宜,每2000羽为一个鸡群,放养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管理效益。
养殖方法
选择抗病力强的良种鸡,3-4周龄前进行人工育雏,育雏室温度应保持在26-28℃,之后逐渐降低至常温。
雏鸡在育雏室育雏3周龄后,可以开始转移到山上放养,初期需人工训练鸡上山觅食。
疾病防治
在鸡的育成期间,应预防球虫病和禽霍乱,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
平时应不定时给土鸡食用中草药进行预防,如青蒿、姜、蒜、辣椒等。
饲养管理
喂养主要以玉米、豆渣、麸皮、蚕蛹为主,辅以昆虫、菜叶、青草等,粮食打磨成粉后漏到鸡的食槽中。
每天早晚各走一趟喂食,确保鸡群均匀进食,避免争斗。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在树林中成功养殖小土鸡,获得健康、肉质鲜美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土鸡蛋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