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山鸡的方法如下:
选育良种
选择体质健壮、个体匀称、发育良好的种鸡,以提高种鸡质量。
饲养环境
保障饲养环境稳定,减少疾病传播。山鸡对突变、特殊音响、生人接近等敏感,应避免这些不良刺激。
粮食及饮水供给
种鸡在繁殖期需要高蛋白质营养水平,并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可以喂食玉米、豆饼、麦麸等饲料,夏季适当补充维生素C。
母鸡需要补充适当的钙,以提高产蛋质量。
防疫措施
保持圈舍清洁,每天定时清扫,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
在产蛋期,主要疫病有白痢、大肠杆菌等,防治可用青霉素。
饲养方式
立体笼养法:适用于商品肉用山鸡的大批饲养,饲养密度应随鸡龄增大而降低,结合脱温、转群疏散密度。
网舍饲养法: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适合种用后备山鸡,防止环境突变导致山鸡惊慌。
散养法: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3只。这种方法有利于山鸡快速生长,并且具有野味特征。
饲养管理
5-10周龄的山鸡每天喂4次以上,11-18周龄每天喂3次,饲喂时间应早晚2次尽量拉开时间间距,中间再喂1次,避免饥饱不均。
定时供水供食,保持清洁充足的饮水,并细心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隔离给药治疗。
每天清扫圈舍,尽量保持鸡舍干燥清洁,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5只,并按时补充光照。
温度适宜
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温措施,如使用塑料大棚和煤火,并处理好保温和通风之间的关系。
免疫程序
严格科学免疫程序,鸡出生的第一天用马立克氏疫苗滴鼻,成鸡用鸡I系苗接种,每过7天进行一次疫苗免疫。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家庭养殖山鸡,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