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养殖果园鸡的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鸡种进行饲养。例如,三黄鸡、麻鸡类、乌鸡类、胡须鸡等。
园地选择
选择果园时,要求距离村庄一定距离,交通便利,地势高燥,通风光照良好。地面为砂壤土或壤土,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排水良好,导热性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合乎卫生要求。果园应有充足的水源供肉鸡饮用,水质要求澄清,无病菌和食物异臭。
鸡舍建造
鸡舍应搭建在果园居中地段,选择适当避风平坦处,用土墙或砖木及汕毛毡搭成简易鸡舍。鸡舍高度约2米,跨度5~6米,长度10~30米。地面铺砂土或水泥,饲养密度约为每平方米20只,每舍养1000~3000只为宜。鸡舍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东南。
放养方法
散养法:每日清晨太阳出来时把鸡放入果园,让鸡自由采食野草、野菜和虫类,定时饮水。晚上太阳落山时赶入鸡舍内补料,并训练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习惯。
圈养法:按果园面积分成几个区域,把鸡群用网或塑料膜圈成活动区,限制鸡在区内活动、采食。1-2周后移动到第二区域,形成生态食物链式移动饲养区。
饲料与饮水
饲料应遵循“早宜少,晚适量”的原则,同时考虑幼龄小鸡觅食能力差的特点酌情加料。夜晚需补充精料,每只1公斤以上的鸡,每日补充30克左右。
在果园的不同区域放置固定的饮水器,确保鸡能随时饮用到清洁的水,特别是在果园喷药期间,应注意补充清水,防止鸡饮喷洒果树剩下的药水。
疾病防治
夏季是球虫繁殖季节,应定时定期给鸡喂防球虫药,如地克为利、绿球敌等。一旦发现有病鸡,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或淘汰。
果园用药时应选择低残留农药,并安排好停放时间和停药期,特别是刚喷药的区域,3-5日内不能放养鸡群。
观察与管理
放养时要加强巡逻和观察,发现行动落伍、独处一隅、精神萎靡的病弱鸡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或淘汰。
若果园是刚刚出花,不宜放鸡进去,因为这个时期花木要经常喷洒农药,会对鸡造成不好影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自然养殖果园鸡,既能够提高鸡肉和鸡蛋的品质,又能够增加果园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保护果树,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