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禾花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鱼苗选择
选择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鲫鱼和鲤鱼两种鱼苗,放养时鱼苗的平均重量应控制在50克左右,每亩稻田放养鱼苗数量在10至15公斤左右。
放养时间
稻田播种时间在3-4月份,4月底进行移栽,鱼苗放养可在插秧后一个月进行,一般在5月下旬左右,具体时间可根据当地水稻栽种时间决定。
养殖环境准备
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灌排方便、能确保旱涝保收。田埂、田底保水性能要好,不能漏水。养殖区尽量集中连片,光照条件越好,对鱼苗生长越有利。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选择在5至10亩之间,水深应保持在1.5至2米,底质要求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5厘米,并配备良好的注排水系统。池塘应远离污染源,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消毒与基肥
在投放鱼苗前,需要对稻田进行清田消毒,清除敌害生物,消灭病菌。消毒药物可选用茶粕、生石灰等,茶粕消毒每亩用量20公斤左右,生石灰要带水消毒,每亩用60-75公斤兑水化开全田泼洒。
池塘在亲鱼产卵前7天进行清塘,每亩施放牛粪150公斤,然后用生石灰100公斤进行消毒,7天后加水50厘米,再经过10天,池塘内轮虫、枝角类的数量达到高峰,正好可以满足鱼苗开口时的饵料需要。
合理饲喂
稻田里的饲料有限,需要人工定期投放饲料,通常饵料为沼气渣及其他绿色有机物,避免将未腐熟农家肥施入稻田中。
饲料投喂应遵循“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投喂,每天投喂2至3次,投喂量以鱼苗八成饱为宜。
日常管理
稻田的水位要保持在适当高度,既要保证鱼可以自由游动,又不能超出水稻生长范围。可以在稻田地势低的地方挖一个水坑,防止缺水死亡。
定期检查田埂,防漏防垮,检查进排水口的拦鱼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并做好防病防偷工作。
每10天左右清理一次鱼沟和鱼坑,使鱼沟的水保持通畅,鱼坑能保持应有的蓄水高度,保证禾花鱼正常的生长环境。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池塘,投喂药饵,加强巡塘观察,防止敌害侵袭,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疾病。
收获与筛选
鱼苗培育长至4~5厘米夏花时,开始逐池进行起捕,并筛选优质鱼苗,筛选标准包括体色纯、体形好、生长快、体质健壮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禾花鱼苗,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