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内养殖海参是一种高效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选址
位置选择:大棚的位置应靠近海边,地势稍高,便于抽取海水和排放废水。这样的位置可以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同时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水质要求:海水水质要清洁无污染,取水口和水泵要用滤网罩住,减少藻类进入。
苗种放养
选苗标准:选择体表干净、无伤、无黏液、肉刺完整、体色正常、摄食旺盛、规格整齐的参种进行放养。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养殖密度一般为50头/平方米,具体密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饲喂方法
天然饵料:养殖密度不大的情况下,主要依赖摄食天然饵料,如海带、蛤肉、海泥等。
人工饵料: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需要适量投喂人工饵料,配方包括煮熟发酵的海带、蛤肉、海泥、牡蛎壳粉、食母生、多维素和酵母粉。
科学换水
换水时间:每天凌晨6-7点左右进行换水,换水时间不宜太长,越快越好,避免海参产生应激反应。
换水量:根据水质状况及时调整换水计划,控制换水量和速度,保持水质稳定。
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海参的健康状况,及时排除死亡和变质的海参,保持大棚清洁卫生。使用“抗应激灵”和“电解维他”等药物补充体能,平衡营养,协调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针对赤潮、黑潮、黄潮等自然灾害,以及海参烂皮病、烂胃病、气泡病、细菌性溃烂病等疾病,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技术革新
躺框养殖衣技术:模拟海参的自然生长环境,提供更加自然和丰富的生长空间,优化饵料供给,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进行棚内养殖海参,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