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殖泥鳅是一种高效的反季节养殖方法,可以在元旦至春节期间上市,获得较高收益。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1. 鱼池建造
池深:两米。
池底和池壁:夯实,底层铺上一层三十厘米厚的肥泥,四周铺上塑料薄膜。
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高于池水面,排水口设在池底,安装尼龙网防止杂物进入和泥鳅逃走。
鱼沟:在排水口处挖长为两米、宽为零点五米、深为零点三米的鱼沟,方便捕获泥鳅和避暑。
2. 清塘消毒
生石灰:每亩鱼池用80~10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漂白粉:干池塘用60~75千克/公顷,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3. 肥水放养
基肥:放养前3~4天施基肥,以畜禽粪肥为主,用量为9~12吨/公顷。
浸洗消毒: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在水温10~15℃时,浸洗泥鳅鱼种20~30分钟,或用3%食盐水浸洗30分钟。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
4. 饲料投喂
初期:放养后15天内主要以自然饵料为食,适当补喂一些鱼粉、豆饼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
后期:6月上中旬泥鳅长到5厘米后,改投鲤鱼全价配合饲料,6月份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8月份为10%,9月份为5%,日投喂分早、中、晚三次。
5. 水质调整
水质要求:池水质以黄绿色为好,透亮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溶氧在2毫克/升以上。
增氧:夏季高温池水易缺氧,要及时打开增氧设备增加溶氧量。
6. 日常管理
巡塘:每天查看泥鳅活动和摄食情况,做好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工作。
病害防治:定期用生石灰、漂白粉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和预防鱼病。
7. 收获
收获时间: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
收获规格: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大棚养殖泥鳅的高效养殖,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