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鲟鱼鱼子的关键在于种苗培育阶段,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种苗培育
获得受精卵:从黑龙江等地购进受精卵,自行人工孵化。受精卵卵径约2毫米,沉性卵,在水温保持在19.5℃-20.6℃之间,约经80-120小时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80%。
阶段一:刚孵出的仔鱼放在孵化环盘内采用微流水培育,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此阶段鱼苗无摄食行为,保证充足的溶氧,4-5天后投喂饵料,使用S1、S2、S3号粉末状饲料(粗蛋白含量≥45%)结合丰年虫、水蚤投喂。半个月达到45%的转饵率,此时鱼苗已长至3厘米左右,可完全用饲料S3投喂。
阶段二:3厘米以上鱼苗转移至培育池培育,培育池设计为3米×1米×0.5米,池的四周光滑,设有进、排水口,池顶进水,排水孔通过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盖顶,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鱼苗。投饵量按鱼体重的25%-45%投喂,日投喂8次,每次投饵前先去污、停气、停水。
阶段三:当鱼苗长至10厘米以上时,移至6米×4米×1米规格池培育。移入池之前,水泥池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刷洗干净,搬移鱼苗时用10ppm痢特灵浸洗鱼体3-4分钟,然后下池。当鱼种长至25厘米以上,50-100克重时,鲟鱼种培育阶段算成功,此时可放心下大塘养殖。
池塘养殖
池塘及水质: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每口塘配备有2台0.9千瓦意大利式增氧机。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放养:放养前每口塘用石灰彻底消毒,经试水安全后才投放鲟鱼种,放养密度为700尾/亩,放养的当日要用30‰食盐溶液泡鱼体消毒。
管理:鲟鱼个体下塘已长至25厘米以上,可以摄食沉水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5%),投喂前先用毛刷涮干净食台地板。在投喂过程中,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公斤饵料拌100克),投饵率为:鱼体重50-200克,投饵率为10%-4%;鱼体重200-1000克,投饵率为4%-2.5%;1000克以上为2.5%-1%,以20分钟内吃完为宜。鲟鱼对溶氧要求高,对急剧温差变化适应性较差,要确保水中溶氧高于5ppm,水质要清爽。遇到暴风雨,温差骤变,气压降低,要多加巡塘、观察,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疾病防治
鲟鱼对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多数鲟鱼死因是缺氧或闭口、身体消瘦而死的。在养殖管理过程中,每隔半个月用生石灰(每亩用10公斤)全塘泼洒,个别病鱼用3%盐水浸泡10-15分钟,在饲料中定期添加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营养剂,可有效预防鱼病发生。
养殖结果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共投喂颗粒饲料8722公斤,合计饲料系数为1.4。经抽样检查,池塘养殖杂交鲟,最快月增重0.4公斤,平均月增重0.2公斤。最终效益分析显示,投入成本共计91205元,其中鱼种50400元,饲料21805元,其它费用20000元,产值合计1529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