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对射是什么

图灵教育 · 2025-01-02 21:11:03

红外对射,全称为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Active infrared intrusion detectors)或 光束遮断式感应器(Photoelectric Beam Detector),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输技术的安全防护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红外光束,当光束被遮挡或中断时,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家居、安全监控等领域。

工作原理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射线,经过光学透镜聚焦,传至远距离。

接收端的光敏晶体管接收光线,当物体遮挡红外射线时,接收端无法接收到信号,从而触发报警信号。

光束遮断式感应器

利用红外线经LED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发射,再经光学镜面聚焦,传至远距离。

由受光器接收,当光线被遮断时发出警报。红外线会扩散形成圆锥体光束,通常以一定速度(如10米/秒)发射光束,通过检测光束被遮挡的时间判断物体是否存在。

应用领域

红外对射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防盗报警系统

智能家居

安全监控

门禁系统

围墙报警

工厂、公司、学校、家庭等场所的安全防护。

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

红外对射探测器的响应时间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以避免误报和漏报。通常,响应时间太短可能会因小鸟、小动物等小物体引起误报;响应时间太长则可能发生漏报。因此,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至关重要。

结论

红外对射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实现安全防护的装置,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红外光束被遮挡或中断来触发警报。它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选择合适的响应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