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贞观遗风”主要指的是两个不同时期,它们都受到了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影响,并且各自有独特的特点:
永徽之治
时间:唐高宗李治在位初期(649年—683年),前六年号为永徽。
特点:继续执行唐太宗制订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边陲安定,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
武则天的统治
时间:武则天在位期间(690年—705年)。
特点:武则天削弱贵族势力,提拔重用了许多中小地主出身的官吏,扩大了统治基础。任用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如狄仁杰、魏元忠等,鼓励农业生产,州县荒地开垦,户口增加,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这两个时期都享有“贞观遗风”的美誉,被认为是唐朝的盛世之一。武则天时期特别被称为“小贞观之治”,因为它在继承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拓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