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蟹养殖的方法如下:
工厂化养殖模式
利用工厂化养殖设施,一个养殖盒养殖一只雌蟹。
养殖过程的溶解氧为3mg/L以上,水温为18~30℃,盐度为10~25,pH为8.0~8.5。
采用小分子神经肽作为卵巢发育的促熟剂,添加到人工配合饲料中,每天投喂量与青蟹体重的关系为2~5ng/g。
池塘养殖管理
养殖池塘面积一般采用精养(单养)方式,或混养少量鱼类,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150~660平方米,便于管理和收捕。
保持适当水位,50-60公分即可,勤开增氧机,有好的外源水加强过水,提升水体溶氧的同时还能保持水体的稳定性。
加强营养投喂,以小鱼、优质配合饲料为主,快速提升螃蟹硬度和体质。
加强补钙抗应激,提升螃蟹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去水草,育肥阶段水草越少越好,保留水草面积30%左右足够,有利于水体溶氧均衡稳定、肥水容易、摄食效果好。
顶营养,以冻鱼和优质配合饲料为主,搭配玉米、胡萝卜、南瓜进行投喂,每天检测食台查看吃食情况,喂食量一定要充足。
重肥水,保持水体肥绿,水的肥度越高越好,这是提升螃蟹肉口感和压黄的重要一环。
蟹池建造与清塘
蟹池宜15-25亩,建有塘中塘,大塘建有进、排水闸,全塘建有环塘沟,宽3米、深2米,塘中泥墩建有“非”字形沟与环塘沟相连。
蟹塘建成后,排干水晒“非”字沟,平整塘底及“非”字沟底,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全塘泼洒,进水时用40、60、80目网纱布三级过滤,一次性进够水,7天后用“三亩灵”或“二溴海因”消毒水体,再隔3天用“益利多”等生物制剂逐步调水,塘内盐度稳定在4‰-8‰。
蟹苗培育
蟹苗入池前要消毒,用清水50公斤、海盐0.5公斤、强效碘10克混合成药液,将蟹苗分批放入药浴3-5秒,然后放入培养池。
蟹苗经过投料培育15天,大多培育成种蟹,即放入大塘进行成蟹养殖,养殖密度为3000只/亩。
饲养管理
投饵:青蟹的摄食量随水温、水质、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等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增减。大潮换水后,环境正常,进食量增大,应经常观察、检查决定或调节投饵量。
日常管理:定期巡查塘口,观察螃蟹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螃蟹健康生长。
疾病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或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提高螃蟹的抗病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膏蟹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