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等,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政治面貌与政治表现:
对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等政治面貌明确的人,会审查其在党组织或团组织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是否遵守党的纪律和团的章程,以及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违法犯罪记录:
会审查是否有犯罪记录,包括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等,同时也会查看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如受到行政处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审查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子女)的政治表现和违法犯罪记录。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或政治问题,可能会对政审产生影响。
社会关系与社会表现:
审查主要社会关系(如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政治面貌和行为表现,是否存在不良影响。考察在社会中的表现,如是否遵守社会公德、是否有不良嗜好、是否参与非法组织或活动等。
学历与学术诚信:
通常只审核高中及以上的学历,核实是否存在冒名顶替、高考移民、学历套读、学历造假等情况。考察在校期间的学术诚信和考试纪律,无作弊行为,论文、科研成果必须原创,实习经历不能造假。
言论与信息真实性:
政审会覆盖考生在社交媒体、微信等网络平台上的言论,不当言论、极端观点、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一旦被查出,政审几乎无望通过。
个人征信记录:
考察考生的信用卡、贷款、网络借贷等信用记录,个人征信状况近年来被纳入政审范围。
遵纪守法情况:
审查考生是否有犯罪记录、行政拘留记录、劳动教养记录等,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考生,招录单位会严格把关。
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
评估考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确保其忠诚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通过考生提交的入党志愿书、思想汇报、政治面貌证明等材料来体现。
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包括在工作、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个人的作风和群众基础。通过联系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或相关知情人,获取其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表现评价。
政审是一个综合性的考察过程,旨在确保录用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标准以及遵纪守法的个人记录符合要求。不同的岗位对政审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和核心管理岗位时,政审标准可能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