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态养殖羊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品种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生态条件、生产性能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例如,绵羊中的小尾寒羊和山羊中的波尔山羊杂交羊等都适宜于舍饲。
建好羊群圈舍
羊舍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向阳、避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距离公路和村庄500m以上,以防疫病。
羊舍多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布局。冬季可搭成塑料暖棚保温,棚顶留有排气孔以防空气污浊和湿度过大。
羊舍前面要设有运动场,面积是羊舍面积的3-4倍,四周和中间放有固定式或移动式饲槽,固定式饲槽用水泥或砖砌成,槽内上宽下窄,槽底圆形,移动式饲槽可用木料制作。
羊舍面积根据养只数量来定,通常每只羊平均占地面积0.8~1.2m²,育成羊、羔羊要小些,绵羊要大些,山羊要小些。羊舍高度一般为2.5m,门宽不小于1.6m,窗户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5m,以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门窗以木料制作,跨度以7~8m为宜,按消防要求每栋羊舍长度不应超过30m。运动场中间要放置固定式水槽或水盆,用于羊只饮水。
保证饲料供应
舍饲养羊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饲草饲料,全年均衡供给。饲料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羊舍饲主要饲喂饲草。
粗饲料主要为各种青、干牧草、农作物秸秆和多汁的块根饲料。养羊喜食多种饲草,若经常饲喂少数几种,会导致营养单一。
羔羊育肥技术
羔羊从2月龄开始,提供高品质饲草饲料,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到4~6月龄时,体重可达成年羊的一半以上,即可屠宰上市。这时候的羔羊肉高蛋白、低脂肪、鲜嫩多汁,不膻不腻,富含营养,养殖效益好。
羔羊出生后要尽快吃上初乳,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羔羊出生10天后,进行自由采食训练,选择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的鲜草、干草或青贮饲料,适当调制,如铡短、切碎、打糠、制粒等,并供给适当的精饲料。
羔羊2月龄后,母羊泌乳量逐渐下降,应加强补饲,自由采食粗饲料,补充混合精料2顿,每顿100~200克。
断奶前1周,适当减少泌乳母羊的精料供给量,少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断乳后发生乳房炎。羔羊到1.5~2月龄时,即可将母羊移走,一次性断奶。
环境卫生与防疫
保证山羊有充足的粗饲料和饮水,按时喂羊,使羊形成条件反射,利于消化吸收。
草料、饮水要清洁,不喂霉变草料,饲草不能带水,冬天饮用温水。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粪便要经常打扫。
搞好春秋两次防疫和经常性的驱虫,羊粪要堆积发酵处理后再使用。
使用益生菌类消毒药定期消毒羊舍,保持干净卫生,减少病菌滋生。
免疫接种
羊群一定要进行三联四防、羊豆、小反刍兽疫、口蹄疫等疫苗的免疫接种,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实现山西生态养殖羊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