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鲫鱼怎么养殖好

教育巴啦啦 · 2025-01-02 21:48:55

生态养殖鲫鱼的关键在于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选择优质的鱼种、科学的管理和投喂、以及有效的疾病防治。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技术措施:

池塘条件

选择东西走向的池塘,面积为260亩,池深2.5米,水深1.5-2米,池底平坦。

池塘底部四周挖有深50厘米、宽6-8米的集鱼环形沟。

水源清洁,水质无污染,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

配备两台自动投饵机和10台功率为1.5kW的增氧机。

日常管理

池塘在2022年冬季出售完鱼后,进行清塘干塘晾晒直至池塘底部开裂。

2023年4月清淤、批坡和暴晒,开挖集鱼环形沟,5月初加水20-3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第二天每亩池塘再施入腐熟的猪粪等有机肥20公斤。

苗种放养

2023年5月份,池塘消毒一周后加水,5月底左右放养鱼苗。

从信誉较好的苗种企业选购鲫鱼“中科3号”夏花,规格整齐,顶水性好,体质健壮,放养规格为5000尾/斤的夏花每亩6500~7000尾。

到8月份,少量放养花白鲢搭配鱼,每亩放养白鲢夏花40尾,花鲢夏花80尾,主要利用花白鲢调控水质。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

夏花入塘后,前几天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当看到大量的鱼苗靠池塘边巡游觅食时就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先投喂破碎料,当鱼种体长达到5-6厘米以上时投喂粒径1.5毫米的颗粒饲料,这个过程需要用自动投饵机慢速低档长时间(1小时)进行投喂驯化,一般3-5天就可驯化好鱼苗。

水质管理

确保水体的钙磷含量,以满足鲫鱼的生长需求,在半月左右施加一次石灰溶液和磷酸钙。

根据水质的变化施加有机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在池塘中培育浮萍或小球藻。

在高温时要注意水质的变化,一旦水质过差要及时换水。

病害防治

定时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灭菌,减少发病的可能。

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肝胆综合征、红鳃病,要及时治疗。

其他管理

定期检查鱼体的生长情况和水质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更换饲料。

定期清洗池塘和维修池塘设施,确保池塘的环境卫生和正常运转。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池塘水温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实现鲫鱼的高效生态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