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施工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干式清淤
对河道进行截流和排水,将积水基本排干。
使用长臂挖掘机或人工方法进行清淤,挖掘机站位在河道两岸,若需进入河道则用沙袋搭建临时坡道。
清淤出的淤泥放入岸边等待的运输车,运至填埋场地。
半干式清淤
清淤前进行截流和排水,清理边线范围内的植被、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
根据淤泥量配备长臂挖掘机和搅吸设备、高压水枪。
使用搅吸设备和高压水枪进行搅拌、抽排清淤,同时工人使用高压水枪将淤泥通过管道输送。
排干清淤
对于流量较小、水位较低的河道,通过构筑临时围堰将河道水排干,然后进行干挖或水力冲挖。
干挖清淤采用挖掘机开挖,淤泥直接由渣土车外运或放置于岸上的临时堆放点。
水力冲挖利用高压水泵和泥浆泵进行冲泥,输泥至指定地点。
围堰施工
围堰分段施工,每段长度约200~300米,采用袋装砂土叠筑,迎水面铺编织布防渗。
围堰顶宽0.6米,两侧边坡1:0.75,高度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1.0米。
抽水采用Φ120污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清理围堰内水抽干后,先用吸污泵将表层淤泥直接吸到罐车上,运至卸土点堆放,下部渣土采用人工清理后吊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
泥浆泵冲泥施工及其运输
引水及排水,利用附近河道水或开挖排水沟将废水排出引入冲泥区重复利用。
安装高压水泵及泥浆泵,敷设排泥橡胶锦纶管,抽引清水供应高压泵用水。
启动高压泵以水枪冲泥浆处地面,使形成水潭,放下泥浆泵抽吸泥浆,输入到专用泥灌车,再运输到指定地点。
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
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滴、洒、漏”现象。
前期准备工作
进行初步的底泥调查,明确河道底床的形状特征和底泥中污染物的特点。
根据淤积的数量、范围、底泥的性质和周围条件确定清淤、运输、淤泥处置和尾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方案。
安全措施与风险管理
对清淤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制定安全措施和管理规范,确保清淤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技巧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河道清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确保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