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催芽是一种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旨在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浸种催芽方法:
清水浸种
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水温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浸泡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种子,能够有效激活种子并提高发芽率。
药物浸种
使用千分之一“402”或“菌虫清”溶液浸种48小时,或“多菌灵”溶液浸种24小时。浸种后需用清水冲洗,并催芽至露白。
激素浸种
对于某些种子,如大花牵牛,可以使用赤霉素溶液浸种,浓度为10-250毫克/升,以代替低温作用促进发芽。
温水浸种
对于种皮较坚硬的花木种子,可以使用温水(35-40℃)浸种处理,待种皮变软后即取出播种。
挫伤种皮
对于种皮坚硬且不易吸水的种子,如荷花、美人蕉,可以用挫刀磨破或刻伤种皮,再用温水浸种处理。
酸、碱处理
将种子浸泡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改变种子的酸碱度,促进发芽。酸性溶液可以使用稀醋酸或稀硫酸,碱性溶液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超声波处理
通过超声波处理种子,可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冰冻或低温层积法
对于在低温与湿润条件下完成休眠期的花卉种子,这种方法有明显的促进发芽效果。
浸种催芽的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浸种和催芽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种子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25℃。
湿度控制:在出芽之前务必保持纸巾或麻袋湿润,以保证种子发芽所需的湿度。
勤换水:对于需要使用药物浸种的种子,应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药物浓度过高。
避免阳光直射:催芽过程中应避免将种子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适时播种:种子发芽后应尽早移植,以免伤害根系。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确保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顺利发芽。